欢迎来到梓源教育 苏州成人教育,苏州成人高考,苏州自学考试网站!今天是
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梓源教育 苏州成人教育,苏州成人高考,苏州自学考试
  • 网址:http://www.szzygs.com
  • 客服热线:15850166872
  • 地址:苏州市南环路汇邻广场19楼1919室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资讯正文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练习题1
日期:2016/4/2 11:54:31  字体:+ | -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练习题1

   1.近日,一项研究指出,完全杜 胆固醇的摄入并不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他们的依据是一份实验报告,报告显示实验中的被试人员(均为心脑血管病患者)每天摄入适量胆固醇的同时达到了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研究人员解释说,这是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分为“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好”胆固醇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是有益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削弱研究人员的观点?
  A。每天摄入适量的胆固醇有助于人体营养均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B。被试人员停止摄入胆固醇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又有加重的迹象
  C。每天摄入胆固醇会增加健康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D。没有摄入胆固醇与每天摄入胆固醇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比,病情改善的程度 好
  2.考古学家在某地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在烧饭的陶罐里,竟然发现了婴儿的尸骨。有人认为,这是用于宗教祭祀。考古学家认为,这些装有婴儿尸骨的陶罐是用来下葬死亡的婴儿的,并非用于宗教祭祀。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支持考古学家的观点?
  A。这些婴儿均是非正常死亡的
  B。这些婴儿尸骨的头部均朝向同一方位
  C。这些装有婴儿尸骨的陶罐排列整齐
  D。这些婴儿的死亡原因各有不同
  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有关报告中强调:在解决未来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技术进步是 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 过其他所有驱动因素之和。技术进步对改进能源消费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 气候变化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下列各项为上述论断的前提假设的是:
  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进步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B。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C。未来气候变化问题终究是可以解决的
  D。各国政府都有自觉减排的意识
  4.在本届运动会上,所有参加自由泳比赛的运动员都参加了蛙泳比赛。再加入以下哪项陈述,可以推出“有些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自由泳比赛”?
  A。所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也参加了蛙泳比赛
  B。有些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动员参加了蝶泳比赛
  C。有些没有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动员参加了蝶泳比赛
  D。有些没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也没有参加蛙泳比赛
  5.A、B、C、D为四位漂亮女生,她们喜欢穿漂亮衣服。某天,她们穿的衣服颜色各不相同,有黄色、绿色、蓝色和红色四种。在问到她们各自衣服的颜色时,A说:“B的衣服不是黄色的。”B说:“C的衣服是绿色的。”C说:“D的衣服不是蓝色的。”D说:“A、B、C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衣服是绿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D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的衣服是蓝色的,D的衣服是绿色的
  B.B的衣服是蓝色的,C的衣服是红色的
  C.A的衣服是绿色的,B的衣服是红色的
  D.D的衣服是绿色的,A的衣服是红色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题干观点是 句,依据是摄入适量胆固醇的人改善了心脑血管疾病。B项加强了题干观点,A、C两项与题干无关。D项若为真,则表明完全杜 胆固醇的摄入 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有力地削弱了题干观点。故答案选D。
  2.【答案】D。解析:考古学家认为婴儿并非用于宗教祭祀。A项非正常死亡,B、C两项有规则的排列均是祭祀牺牲的特点。D项死因不同则表明婴儿并非被集体屠杀,削弱了祭祀的可能性。故答案选D。
  3.【答案】A。解析:题干观点是技术进步对解决温室效应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若技术进步 实现则题干观点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题干推理的前提是技术进步是可以实现的。A项表明了这一条件。故答案选A。
  4.【答案】C。解析:已知“所有参加自由泳的运动员都参加了蛙泳比赛”,要得出“有些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自由泳比赛”的结论,需要在“蛙泳”和“蝶泳”之间建立联系,根据三段论推理“一特得特”的原则,可排除A项;根据“一否得否”的原则可以排除B项;结合概念间关系,可知只有加上C项作为前提才可以得到结论。故答案选C。
  5.【答案】C。解析:由D的话可知,说实话的人的衣服是绿色的。只有B说的话提到了绿色,可以此为突破口。B的话 能为真,否则B、C的衣服都是绿色,与只有一人的衣服是绿色的矛盾;所以B的话为假,C的衣服不是绿色的。则C说假话,故D的衣服是蓝色的。穿绿衣服的只能是A,A说的是真话,故B的衣服不是黄色的,是红色的。C的衣服是黄色的。故答案选C。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练习题2

  1、城市病指的是人口涌入大城市,导致其公共服务功能被过度消费, 终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空气污染等问题。有 认为,当城市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大城市的吸引力就会下降,人们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向大城市集聚,城市病将会减轻,从而焕发新的活力。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能够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A.政府应该将 多财力用于发展中小城市、乡镇、农村
  B.大城市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
  C.中小城市活力足,发展 大,对人们吸引力会很强
  D.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病的爆发期,居民生活已受到影响
  2、某医院的外科病区有甲、乙、丙、丁、戊等5位护士,她们负责病区1、2、3、4、5、6、7号等7间病房的日常护理工作,每间病房只由一位护士来护理,每位护士至少护理一间病房。在多年的护理过程中,她们已经形成特定的护理习惯和经验。已知:
  (1)甲护理1、2号两间病房,不护理其他病房;
  (2)乙和丙都不护理6号病房;
  (3)如果丁护理6号病房,则乙护理3号病房;
  (4)如果丙护理4号病房,则乙护理6号病房;
  (5)戊只护理7号病房。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乙护理3号病房
  B.丙护理4号病房
  C.丁护理5号病房
  D.乙护理4号病房
  3、德国和瑞士的 经过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欲,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攻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 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
  A.快餐巨头常在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并没有影响快餐销量
  B.红色易使人产生紧张感,暴饮暴食是人在精神紧张时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C.试验表明,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44%
  D.红色预示着不安和担忧,人们看到红色餐具会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
  4、某案的两名凶手在以下五人中,经过公安部门的侦查后得知:
  ①只有甲是凶手,乙才是凶手
  ②只要丁不是凶手,丙就不是凶手
  ③或乙是凶手,或丙是凶手
  ④丁没有戊为帮凶,就不会作案
  ⑤戊没有作案时间
  这件案件中的凶手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丁和戊
  D.丙和丁
  5、赵本山:1+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3?
  范伟:1+1在什么情况下都不等于3.
  赵本山:错
  高秀敏:1+1在算错的情况下等于3.
  请问赵本山制造幽默的诡辩法手法是:()
  A.跳出论域,偷换概念
  B.模棱两可,自相矛盾
  C.错误类比,自作聪明
  D.理由不足,强词夺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题干中论点:城市病到一定程度,人们不会像从前一样集聚于大城市;论据:人口多导致公共服务功能被过度消费,进而出现城市病; 关键词即人口、城市病、公共服务;B项大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小城市无法替代的,也就是说大城市即使出现城市病,但公共服务依然强,进而人口依然会集聚大城市,从而否定了论点。
  A项政府财力倾向中小城市,进而中小城市容易集聚人口,属加强项;C项中小城市优势,进而可以吸引人口,故属加强项;D项项城市病很严重,居民生活受影响,与人口是否集聚无关,属无关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A。列出条件
  (1)1,2号房间只有甲;
  (2)6号房间乙和丙都不去;
  (3)丁6→ 乙 3
  (4)丙4 → 乙 6
  (5) 戊7
  根据条件(2)得到:乙不去6,且丙也不去6;再根据(1)(5),6号房间只能是丁去,那么,乙去3号房间;因此选A。
  3、B。 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欲。 论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攻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题目要求找出 能质疑论断的选项,即说明红色餐具不能降低人们的食欲,属于削弱论点题型。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说的是销量,与人的食欲无关,属于无关选项;B项红色会让人产生紧张感,从而导致人们为放松精神而暴饮暴食,直接否定了论点“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欲”;C项提供的试验数据说明红色餐具有降低食欲的作用,加强论点;D项红色餐具担心食物有危险可能导致的结果是食欲降低,加强论点。故正确答案为B。
  4、A。根据⑤戊没有作案时间,戊不是凶手;根据④,丁不是凶手; 根据②只要丁不是凶手,丙就不是凶手,丙不是凶手;由③乙或者丙是凶手,凶手是乙;根据①,甲是凶手。因此凶手是乙和甲。答案选A。
  5、A。题中讨论的是1+1是否等于3的问题,而赵本山所说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等于3的问题。所以选择A。

 
友  情链  接
职业培训 精品学习网 我要自学网 233网校 英语学习 易考吧 自考学校 高三网 中学语文网 教师人才网 豆丁网 英语教育 3edu教育 自考学校 考研网 招聘网 语文资源网 考试吧 公务员考试网 学科网 中国人才网 中华考试网 中国教育在线 新浪教育 搜狐教育
 
  • 电话咨询

  • 15850166872
  • 梓源教育
    地址:苏州市人民路877号(三元宾馆旁新财培训中心五楼 梓源教育)